首页

女S视屏

时间:2025-05-26 00:26:29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75398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神舟十八号搜救回收空中分队 王雯娟:在暗夜飞行是漆黑一片,相当于把你扔到一片漆黑的大海里面,就像一片黑洞一样。一个是心里有点害怕;再一个是没想到大漠的风那么厉害,当时戈壁滩上卷起的沙子,直接把我的脸打得特别疼,瞬间我的鼻孔眼睛里面全是沙子。

中医药传承的核心问题是基层缺乏人才

在秋千比赛现场,重庆队王荣/麻七斤以铃杆高度11米,预摆7次的成绩斩获55kg以上级双人高度一等奖。二人23日已获得双人触铃一等奖,因此成为本届运动会秋千双人组“双冠王”。

中方:敦促各方立即停火止战 确保中缅边境安全稳定

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孙业宝表示,山东省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推动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各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该中心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提供平台渠道。”

广西“新春第一会”聚焦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26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热斯坦街道居民陈先生来到库车王府停车场入口,看到“雪莲光明驿站·零碳驿站”后,好奇地走了进去,在营业员的引导下,体验了便捷的用电业务网上办理及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

第四批广东高校支教大学生抵喀 新一轮教育援疆工作启动

几年前,王智林来到了联38块,在这一复杂地块上探索CCUS技术的二氧化碳捕集、运输、注入、回收项目应用。联38块是典型的复杂岩性低渗油藏,渗透率不足10毫达西,在不足1.5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内,储层厚度差异超10倍以上。王智林介绍,在这种环境下建设和应用CCUS项目,就像“在米粒上雕花”一样,需要在注采模式和参数优化上达到一定的精细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